橫空出世!尖端XC賽車FACTOR LANDO發佈!
17621
post-template-default,single,single-post,postid-17621,single-format-standard,theme-bridge,bridge-core-2.2.3,woocommerce-no-js,translatepress-zh_HK,ajax_fade,page_not_loaded,,qode-title-hidden,columns-4,qode-theme-ver-21.0,qode-theme-bridge,disabled_footer_top,qode_header_in_grid,wpb-js-composer js-comp-ver-6.1,vc_responsive,elementor-default,elementor-kit-610

橫空出世!尖端XC賽車FACTOR LANDO發佈!

2022年3月31日,競賽自行車品牌 FACTOR在山地車世界首次亮相,推出了其首款山地自行車系列LANDO。 LANDO為 XC、XC馬拉松和快速、拓展的越野冒險而生,是一款毫不妥協的碳纖維賽車。 LANDO提供硬尾以及全避震,其規格面向高端市場。

這輛自行車目前正在Cape Epic進行首次亮相(Cape Epic是世界上要求最高的XC多日賽之一)。它的首次亮相是由Amani Racing Team助力完成(Amani Racing Team是FACTOR以目標為導向的一個項目,也是FACTOR的主要合作夥伴,意在為東非有抱負的車手創造機會,並為他們提供進入國際賽場的門票)。

Nancy Akinyi Debe和Jordan Schleck Ssekanwagi在Cape Epic用上全新的Lando XC

雖然LANDO是FACTOR生產的第一款山地自行車,但FACTOR對MTB技術並不陌生,其根源可以追溯到FACTOR是其他主要越野品牌的優質ODM(原始設備製造商/代工生產)。 LANDO的前瞻性設計是FACTOR開發團隊數十年MTB經驗的結晶。這款自行車結合了FACTOR在公路、Gravel和計時賽車的碳纖維車架等深耕自行車行業多年積累的寬廣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山地自行車現代幾何和懸架運動學的深刻理解。

全避震版和硬尾版都擁有輕量化、動態、靈敏的操控和踩踏效率的特性。它們展示了工程師對細節的關注——從螺紋五通設計、內部走線到全新的 Black Inc 精加工配件——所有這些形成了一個從頭開始專門為XC比賽而設計的整體配置。

LANDO XC 全避震

全避震車型LANDO XC針對100-120mm的前叉進行優化,基於45mm行程後避震為115mm,在40mm 行程後避震行程為100mm。車架帶有單轉點啟動的減震懸架,重量為 2.1 公斤,專為快速和激進的XC騎行而設計。自行車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支柱是其避震結構——在平衡更積極騎行的牽引力和舒適性優勢與快速XC比賽所需的堅固踩踏效率。

保持扭轉剛性和較低的車架重量也是自行車設計中的一個關鍵考慮因素。垂直方向的衝擊確保力量集中在堅固的五通區域,從而在其他地方減輕重量。同樣,車架的分體式座管使用方型設計與後下叉連接,以增加抗扭剛性並減輕重量,而其靈活的後下叉可提供後三角性能,而無需額外的轉點。

使用盡可能寬的共享減震器和下擺臂轉點,確保以最簡單、最輕和最堅固的方式使用可用的車架材料。 LANDO的一體成型碳纖維搖桿與其一體式後三角相得益彰,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重量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剛性,同時消除衝擊側負載或束縛。

LANDO以漸進的幾何形狀支持其以性能為導向的懸架運動學、輕量和剛性。 67度的頭管角度和75.5度的垂直座管角度在所有四個尺寸中保持一致,並補充了長上管和短把立設置,以實現激進的 XC 騎行。

規格

1 ► 100/120mm 前避震行程
2 ► 100-115mm 後避震行程
3 ► DT Swiss FT232 One前叉 / DT Swiss R232 One 後避震
4 ► 車架重量:2.1kg,包括後避震及其他配件
5 ► 內走線, 只適用於1x單盤, 2.4” 輪胎間距
6 ► SRAM XX1 套件配上 32/34T 盤片以及 10/52 飛輪
7 ► CeramicSpeed 碗組及T47 中軸
8 ► Black Inc 27 輪組,Black Inc 一體把,Black Inc 31.6mm 座管
9 ► 輪胎: Goodyear Peak, 29×2.25
10 ► 坐墊: Selle Italia SLR Boost Superflow X-Cross TI 145mm

LANDO HT硬尾

LANDO HT配備110mm前叉,也可配備Black Inc碳纖維硬叉,以提高設置靈活性。硬尾車架借鑒了FACTOR成功的公路和Gravel產品的設計線索。例如,車架的管材造型與Factor的OSTRO VAM共享幾個屬性。同樣,LANDO HT還得益於採用“扭結”設計的後上叉,從而提高了垂直順應性。

然而,與其公路表親共享屬性並不意味著FACTOR忽略了XC騎行的需求。 LANDO HT的上管又寬又平,可以在跳到平地或嚴重的正面撞擊時承受非常高的負載下彎曲。 CeramicSpeed T47-88.5中軸培林首批用於量產硬尾自行車,同時出現在全避震車型上。使用boost 1x間距和88.5標準可實現更寬、更堅固的下管,以及2.4英寸的出色輪胎間隙。

規格

1 ► 110mm 前避震行程
2 ► DT Swiss FT232 One 前叉
3 ► 車架重量:850g
4 ► 內走線, 只適用於1x單盤, 2.4” 輪胎間距
5 ► SRAM XX1 套件配上 32/34T 盤片以及 10/52 飛輪
6 ► CeramicSpeed 碗組及T47 中軸
7 ► Black Inc 27 輪組,Black Inc 一體把,Black Inc 31.6mm 座管
8 ► 輪胎: Goodyear Peak, 29×2.25
9 ► 坐墊: Selle Italia SLR Boost Superflow X-Cross TI 145mm

FACTOR的姊妹組件品牌 Black Inc 協助完成了這兩款自行車的製造,提供專為XC騎行而設計的輪組和配件。作為標準配置在自行車上的Black Inc一體式車把,車把寬度為760毫米,後掠角為8度,把立長度為60-90 毫米,把立角度為 -10 度。

Black Inc的TWENTY SEVEN輪組具有前瞻性的27毫米內輪框寬度和27毫米輪框深度,每對僅重1459克,重量領先同類產品。定制 CeramicSpeed軸承、sapim直拉式CX-Ray和CX-Sprint輻條以及極其堅固的Ni-Cr筒軸確保29英寸車輪能夠滿足現代XC騎行的需求。

車手還可以選擇為LANDO HT配備全剛性的Black Inc碳纖維硬叉。 50.5厘米的前叉軸距使自行車的頭管角度變小,重量為720克。

Facto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Rob Gitelis說:“我們越來越多地看到FACTOR公路車客戶探索新的自行車項目,無論是Gravel還是山地車。隨著這項運動在我們的運動中發生這種融合,我們認為這是FACTOR採取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並擴展到MTB的正確時機。LANDO以山地自行車的形式體現了FACTOR的工程實力;我們迫不及待地想最終看到FACTOR自行車在馬路之外(在越野路上)。”